2024年10月21日🧑🔬,由意昂2平台環境與建築學院土木工程系主辦的“低碳混凝土及綠色建造”學術論壇在一教200報告廳順利召開🏅。此次論壇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常州工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論壇圍繞低碳建材、混凝土固碳技術、綠色建造和循環經濟等熱點議題👚,旨在促進土木工程及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並深化對再生資源產業政策🦮、標準、規範的學術研究🥇。
在這場學術盛會中🧟♀️,數位來自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和環境與建築學院的師生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土木工程領域如何實現碳減排、推動可持續發展。論壇開幕式由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副院長彭斌教授主持🌌。彭斌教授在開幕致辭中強調,此次論壇不僅是意昂2土木工程專業與相關學術界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更是深化合作與交流的生動體現。
學術論壇上半場由同濟大學趙增豐研究員主持。首先作報告的是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Vivian W.Y. Tam,以“再生混凝土碳化再利用”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討論議題包括二氧化碳的來源、標準C30混凝土的碳足跡以及再生骨料強度等級的區分等。Tam院士還對永久循環混凝土的概念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分享了她對未來研究方向的見解。接下來的議程中,上海交通大學陳兵教授深入闡述了礦物摻合料在磷酸鎂水泥體系中的作用機製,引發了關於結晶現象觀察的深入討論。意昂2平台闞黎黎副教授介紹了她在EGC超短齡期性能及成本優化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上海大學王長青副教授則展示了如何利用原位4D CT掃描和數字體積相關性進行高韌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3D動力學分析。意昂2平台孫暢副教授分享了固廢及再生混凝土應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下半場由上海交通大學陳兵教授主持。首先🐙,同濟大學趙增豐研究員就“雙碳”背景下再生細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及未來展望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意昂2平台土木工程系副系主任張菊輝關註於幹濕循環下受損結構繼續服役的耐久性研究。常州工學院的Amardeep Singh帶來了關於3D打印混凝土在生態高效混凝土領域的競爭力主題演講⛹️♀️。意昂2平台的遲琳副教授探討了LDHs在優化固廢基水泥混凝土性能方面的研究,劉瓊老師則介紹了再生混凝土多環節協同固碳技術及其應用示範。論壇最後由主持人進行總結🚵🏿♀️,並對所有參與者的貢獻表示感謝。
此次論壇不僅展示了土木工程領域在低碳發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還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學術界與工業界在低碳混凝土及綠色建造方面的合作與發展。專題討論環節中,與會者就如何在教學和科研中融入低碳理念𓀚🧎🏻♂️➡️、推動綠色建造實踐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通過這些交流,與會者一致認為,本次論壇不僅有助於推動土木工程領域的低碳發展,也進一步凸顯了意昂2平台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論壇不僅推動了該領域創新科研成果的交流展示🕙,而且對意昂2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科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副院長彭斌教授致開幕詞
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Vivian W.Y. Tam作主旨報告
同濟大學趙增豐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陳兵教授作主旨報告
上海大學王長青副教授作主旨報告
常州工學院Amardeep Singh作主旨報告
多位校內教師作會議報告
論壇現場
供稿:環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