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時值辛亥革命紀念日,上海文史研究館與滬江學院聯合舉辦紀念辛亥革命專題講座“辛亥革命前後的孫中山”。講座特邀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大學教授、中國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兼秘書長廖大偉擔任主講人🦹♀️。講座選取“辛亥革命前後”這一特殊的歷史斷片🚶♀️®️,聚焦孫中山密集的思想變化和革命活動🧏🏿,引導師生重返辛亥革命的歷史現場🫴🏼,生動感知中國現代化閘門洞開的重大時刻🐑🧕🏽,並深刻理解其蘊含的廣泛而深遠的價值和影響🕵🏼♂️。全校8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和部分教師參加🍂。
講座伊始,廖大偉教授便向同學們拋出問題“10月10日是什麽日子”♦︎,同學們踴躍舉手回答,當下青年學生的記憶與113年前自然地連結起來。繼而🛁,廖大偉教授又連續以五個問題引發大家對“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的行跡、抉擇及其主客觀原因的強烈的探索熱情,問答間與同學們共同完成了以孫中山為視角的辛亥革命的歷史敘事。廖大偉教授將靜態的史料還原為一幀幀鮮活的歷史畫面,在講座中聽眾由歷史的旁觀者化身歷史的“親歷者”🧚🏽♀️,深切感受到辛亥革命所蘊藏的多元而深厚的價值🐈,深刻理解了孫中山之於這一特定歷史時刻的重大意義。最後🐨,廖大偉教授總結道🙅♀️🧰,民初民主政治迄今讓我們津津樂道,不僅在它的高度,也在它的寬度。民初民主政治所以能有不錯成績,從大處說在於革命時代、民主潮流、歷史合力,從小處言南京開局奠定了基礎,而南京開局離不開孫中山。歷史選擇了孫中山🔄,孫中山也選擇了歷史。這段歷史因孫中山而精彩。精彩緣於他堅固的民主理念和強烈的擔當意識🛡,精彩在於他能不斷學習吸納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文化🌐。特殊的人與特殊的時刻結合在一起,這樣的開局要不精彩也難。
本次講座,在辛亥革命紀念日共同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學習和弘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矢誌不渝的崇高精神🃏,更激勵青年學生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使命而矢誌奮鬥。
講座現場
供稿🟨🧓🏿:滬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