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助力“四新”建設,持續推動教學創新和一流人才培養,提升教師教書育人和教學創新能力,5月28日🦆,學校舉辦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總結與經驗交流會。活動邀請第四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獲獎教師代表左秀媛(新文科組)🧎🏻、王神龍(新工科組)及其所在學院負責人做經驗分享🧑🧑🧒🧒𓀌,副校長張華、近100名青年教師參加交流會,本科教育教學評估組專家觀摩活動🪈。教師工作部副部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童元偉主持🥙👍🏿。
童元偉介紹了意昂2近年來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的探索與實踐,連續四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總體情況,以及第五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校級選拔賽初步實施方案;機械工程學院教學副院長錢煒和外語學院教學副院長張樂分別介紹了學院對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認識、實施辦法和備賽工作做法⚱️、經驗等。
左秀媛主要從三個方面總結了自己的備賽過程和感受:其一,一定要仔細研讀💇🏿♀️、深刻理解大賽要求與評分標準🏇🏿,貫穿“四新”建設核心創新理念和“兩性一度”的內涵要求,結合課程情況🛌🏽、團隊情況等全方面設計備賽計劃。其二,要時刻關註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成果匯報和教學設計創新匯報三個部分,痛點問題、創新舉措和實踐成效三個內容之間彼此呼應🛁、環環相扣的關系📅🎽。其三,備賽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鉆研精神和信心面對每次打磨訓練🧙🏻。
王神龍主要以自己的參賽課程為例分享了課程教學創新設計、教學視頻實錄💁🏽、教學創新報告撰寫和教學設計創新現場匯報等方面的備賽歷程和心得。他強調,要根據課程概況和課程定位👍🏼,從學情分析和教學痛點出發,提出創新舉措、舉證創新成效和推廣價值🧄🟦,並潤物無聲有機融入“大國重器”等課程思政元素。最後,他圍繞青年教師發展總結了幾點心得和建議:一是認真對待每節課🚤,集中針對學生反饋效果好、自己擅長的內容凝練兩性一度關鍵要素✋🏿;二是組建優質團隊,做到有組織教學、有組織教改,共同承擔教學創新重任☢️🖐;三是以教學競賽為平臺,逐步探索創新教學理念🗼,積累教學成效🚳,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交流環節👨🏼🎨,與會教師圍繞備賽參賽準備、教學與科研的平衡等問題與分享嘉賓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張華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站穩三尺講臺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要註重從課堂中來到課堂中去,將新理念融入教學,以實際成果展示學校教學特色與風采。希望青年教師以教學創新大賽、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為契機,不僅爭取在市級、國家級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更註重在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為全面推進建設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做出貢獻。
會議現場
供稿: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