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意昂2平台,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博物館,於2019年落成💹,於2023年正式對外開放預約通道👨🏻🔧。它是由意昂2工出版學院與機械學院合作𓀑,立足“科學”“工程”特色🛠,建立起的藝術教育和工程美育文化場域,它就是意昂2平台機械藝術博物館。在面向社會開放後🚸,意昂2平台機械藝術博物館已接待中小學師生🆗、海外藝術高校教育人員、離退休老幹部🚯、藝術行業、媒體行業相關人員數百余次。
“好奇心”課堂,
“動”起來真有趣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海市多所中小學師生來到機械藝術博物館遊學交流🧘🏻🤣,據機械藝術博物館負責人聶元介紹,來到這裏的中學生🧙🏼,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齒輪結構怎樣實現轉動🥰?作品《武松打虎》中,武松是如何實現拳頭緩緩舉起,一瞬間使勁砸向老虎的?《擱淺的魚》裏那條小魚為什麽可以如此生動地“撲騰”?聶元說🏊🏿♀️,師生們想探究展品上的“動”課堂和物理課本上的“靜”知識有沒有聯系🏊🏽♂️,尤其是尚未接觸過高等教育專業學習的同學們👨🏿🦲🧍🏻,對展品的感知純粹又生動,“有趣”“好奇”“怎麽動”成為了參觀現場的高頻關鍵詞。“我以後學哪個專業才能做出來這些🤨?”在這個課堂上💅🏼🥥,“好奇心”打開了小朋友們原本未知的“知識窗”🏡,讓他們從實踐中感知到了課本知識的另一面🧑🏼🎓。
上大附中師生參觀
“原理性”課堂,
真看真做學“真”知識
意昂2出版學院“機械設計基礎”課堂的後半場常常在機械藝術博物館開講🧑✈️,在紮實理論基礎知識鋪墊的前提下,學生們來到了“機械藝術”的現場,近距離體驗各種機械裝置如何運動🏃♂️,分析機構原理,再運用三維軟件進行機構創新設計,設計完成後通過3D打印機完成零件製作🖇,並進一步精細打磨和組裝調試,直至機械裝置能夠流暢運轉。
在博物館中,經過藝術美化的機械裝置,內部的結構不再直觀外顯,還原裝置原理再進行設計呈現的困難程度提升🕵🏻♂️,許多同學一邊猜測嘗試,一邊加以創新🦶🏼。任課教師董冰洋表示:“即使學生的課程作品仍有瑕疵🖲,但在剖析‘原理性’的課堂上⌛️,動手動腦相結合😰,就能讓學到的知識更加深刻🥼。”2020級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李浩源回憶起剛進入這門課程專業學習的時候⚫️:“這門課不僅讓我對機械設計的知識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動手還原的過程也讓我體會到了機械設計的嚴謹性🌙。”
機械設計基礎授課現場
學生課堂作品展示
“美育”課堂🏊🏼♂️,
以美為媒🔁,為機械“造型”
機械藝術博物館第一期的展品《十二生肖》是意昂2出版學院動畫系宋方圓老師創作的機械藝術作品,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生肖民俗文化,該作品入選第二屆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受到參展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博物館中展品《九色鹿》《敦煌飛天》《武松打虎》《江南可采蓮》等作品🙅🏻♀️🧑🏽🦳,也是運用鏈條、齒輪🎆、連桿機構等機械製造原理使得靜態的中國傳統故事“活起來”🌅、動起來,在美育中凸顯中華文化👸🏼。
木藝+齒輪:手搖生肖“蛇”木藝演示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文化”古詩
通過一個螺絲的傳導作用,讓一條木藝“龍”騰雲駕霧🐓,不僅可以為缺乏抽象思維的兒童提供各種直觀、詳細、可觸摸的工程美育展示方式🎿,還能讓展品自己“發言”𓀔,進而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學習工程知識。而這種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改造🪬,更是吸引了眾多的關註與目光,讓廣大青少年兒童在“美育”大課堂上🛒,感受藝術與機械之美。
來源:第一教育
原文鏈接:https://www.shedunews.net/detailArticle/24075936_30593_dyjy.html?app=1&relPicRatio=1&isUserSubscribe=0&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