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學院組織師生赴魯迅紀念館參觀學習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24-05-13瀏覽次數:0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511日下午,出版學院組織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工業設計與藝術設計黨支部老師前往魯迅紀念館參觀學習。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陳剛教授在魯迅紀念館樹人堂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明代書籍用紙的製造工藝”的精彩講座,介紹了主要的造紙原料,中國手工紙的種類及其地域分布🧙🏼。他從原料蒸煮和天然漂白工藝、綿紙的演變💁🏼,以及竹紙工藝的成熟與多樣化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明代書籍用紙工藝的發展歷程。在談及紙質文物的信息采集和價值認知時,陳剛教授分享了紙張類文物基本信息采集及識別的方法體系。同學們在講座後親身體驗了不同時代的紙張,加深了對專業的認知和理解。

陳剛作講座

隨後,師生結合講座內容參觀了由國家圖書館與上海魯迅紀念館共同主辦的“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展”。《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這部曠世宏編“合古今而集大成”,規模遠超前代所有類書,實為典冊淵藪、佚書寶庫🧗🏿‍♀️。大典正本至今下落不明😵,重錄於嘉靖之末的副本也是星散飄零,萬冊巨帙迄今僅剩400余冊及部分零葉。展覽通過“大典猶看永樂傳”“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閱滄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顯”“珠還影歸惠學林”五個單元近100張歷史圖片🎇🎚、78件(組)實物展品呈現《永樂大典》的滄桑歷史🎷、無限價值和當下意義。通過參觀同學們更深刻的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讓“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重要論述,了解了魯迅先生為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的建立及《永樂大典》入藏京師圖書館作出了巨大貢獻。

參觀學習

同學們來到紀念館二樓參觀👨🏻‍🍳,紀念館二樓采用專題式的敘事方式🧚🏻‍♀️,通過“生命的路”“首在立人”“畫出國人的魂靈”“保存者🍾、開拓者🧛‍♂️👩🏽‍🎨、建設者”“精神界戰士”和“人之子”六個專題,大量珍貴的魯迅手稿、遺物🧑🏽‍🎤、文獻照片等文物從多角度展現了魯迅先生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不懈奮鬥的偉大一生✡︎。通過參觀,無數耳熟能詳的經典語句再次勾起師生對魯迅先生的敬仰和緬懷之情🤪,更全面的了解了魯迅作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的巨大的文學成就,以及他為民族和社會的解放而不懈鬥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參觀學習

紅色場館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於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建成後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是全國首批🚣🏼‍♂️、上海僅有的三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之一👩🏽‍🎤。未來👂🏻,出版學院和魯迅紀念館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探索黨建共建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融合發展,匯聚更加強有力的文化育人的合力,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大思政課” 培育時代新人的作用。

合影留念

 

供稿:出版學院

意昂2平台专业提供:意昂2平台意昂26️⃣👩🏻‍🌾、意昂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平台欢迎您。 意昂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