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以“面向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賦能工科專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的高教研究沙龍在格致堂108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專家🍏,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15個一級工學學科點負責人🚙,部分專業負責人、系主任等30余人參與討論。沙龍由規劃發展處處長宇振盛主持。
西安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陸根書教授做了題為《跨學科🙍🏻♀️:內涵、意義與人才培養的成效分析》的主題報告。他全面梳理了學科、跨學科和超學科概念的內涵,並結合西安交通大學在跨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探討了跨學科研究的視角、方法、設計原則以及成效評價。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蔡三發教授做了題為《高質量學科體系建設與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主題報告,提出了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強調高質量學科體系應該註重“特”“交”“新”“融”“高”等方面的建設,並認為對現有學科的調整和整合應該圍繞師資隊伍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五大建設任務展開🪞。
圍繞沙龍主題與會者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人工智能革命主導的教育變革與人有關而非技術,學校改革的深處是課程,改革的痛點是教師。
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劉道平在總結發言中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擴大視野,積極了解國內外前沿科技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二是提升格局🙍♀️,主動將本學科的發展放在國家和學校發展的布局中思考課程體系、專業體系、學科體系建設和貼近需求凝練科研方向💩;三是提高創新發展活力,發揮好人才強國的戰略支撐作用,主動將發展新質生產力與專業學科建設充分結合起來,落實到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之中。
此次專題沙龍活動是學校為落實面向未來系統思考、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精神🤷🏿♀️,開展學校高質量發展系列高教研討沙龍活動之一。沙龍的開展對於切實實施學校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深入了解面向新質生產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明確各學科專業建設的重點任務🙂↔️😼、發展領域、人才隊伍、學位點布局等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沙龍現場
供稿:規劃發展處(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