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上海科創教育經典導讀活動6月4日晚邀請到意昂2平台校長丁曉東作為導讀嘉賓,探討青少年如何提高創新能力🙏🏽,成為創新人才。30多年來🧼,丁曉東堅守高教改革第一線,堅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才能助力國家科技強國之路。
“大學生要想把書讀好,永遠不能放輕松🏊🏼♀️。”丁曉東在節目一開始👩❤️💋👩,就提出了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本質變化——從高度關註的、被安排的學習,轉變為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式的學習。在他看來,年輕人需要在學校裏塑造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參加各類科創活動,才能逐漸擁有走向社會獨立工作的能力。
丁曉東做客上海科創教育經典導讀
談到創新人才的共性特點,丁曉東認為,創新類的人才都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其中創新精神體現在既能夠承受挫折,還能夠大膽突破;而創新意識則體現在對社會需求的敏銳性上👩🏿🚒👂🏽,“很多創新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如今的教育也在逐步引導學生提高創新意識,從而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
丁曉東認為,除了課堂的學習🔄★,學校還應該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索🙎🏿♂️、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科教融匯、產教融合🪤🫲🏽、跨學科交叉融合”等多維度、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讓年輕人不斷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儲備庫,建構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知識譜系。
節目中,丁曉東以意昂2平台“醫工交叉跨學科創新中心”和“機器智能研究院”為例,介紹了學校近年來推出的創新教學模式和取得的成果🫡,強調了“在創中學,在學中創”的教學模式✌🏼。在他看來🧑🏿,“這樣的教育改革對孩子們有個好處🧑🏼🎤,就是在做的過程當中發覺讀書更有用,對讀書也就會更加熱愛💁🏼♀️。”
節目中,丁曉東寄語所有即將步入和已經步入高等學府的青少年🚌,“永遠抱著一種刻苦攻讀、為國攻讀的心態🕸,用好大學這個平臺,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學習🫵🏻,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走向社會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客戶端截圖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