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廣大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高校輔導員作為一支生力軍,他們生動踐行初心使命👩🏽🍳,持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養誌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同時🔰,他們註重對學生的陪伴指導,努力做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近期🥞,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組織開展的“上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月”系列活動,積極宣傳一批長期以來🌽、特別是在2022年度有突出表現的輔導員先進人物,以期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日前☯️,“2022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022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及“2022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名單揭曉🚶♀️➡️。
讓我們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故事🛝,從他們先進的育人事跡中感受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風采,以期激勵更多人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亦師亦友伴成長 全情投入育英才
陳睿
復旦大學
陳睿自2007年入選復旦大學“人才工程(一期)預備隊”、擔任兼職輔導員起🧑🏻🦲,至今已在一線輔導員崗位上工作16年👩🏽。從一名輔導員成長為學院學工組長,再到學院黨委副書記,他始終堅持擔任帶班輔導員,以“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作為工作目標,累計見證了500多名學生的成長。
他積極走進第一課堂,立足育人主渠道。他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創業導論》《信息科學技術的創新創業與發展》和《工程倫理與研究方法》等4門課程🙋🏿,獲評復旦大學課程思政優秀教學設計🧑🏿🔬、入選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項目;同時,他還作為副主編出版了《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參與的項目獲評上海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他重視隊伍接續培養,結合工作實踐思考育人規律🧑🦯。陳睿所在的信息學院是一個理工科大院👩🏼🎤,也是培養新工科人才的重要陣地。他註重輔導員隊伍建設,積極拓展資源,鼓勵輔導員申請各類研究課題🐨、參與掛職鍛煉和海外研修👴🐭。他定期與輔導員交流,和他們一起總結凝練工作特色和做法,同時在個人學業和生涯發展規劃方面給予建議。學院輔導員隊伍中,有20多位曾獲評校“十佳輔導員”或“輔導員工作特色風采獎”。
此外,他還帶領團隊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鼓勵創新創業實踐、引導學生著眼國之未來、樹牢理想信念,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近3年,學院就業學生中超70%選擇赴國家重點單位、重要領域𓀀、重點行業就業,34人入選中央和各地方的選調生。
勾勒Z世代學子畫像 構建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
巢睿祺
上海交通大學
在一線從事大學生思政工作的八年間🚴🏼♂️,巢睿祺堅守初心、立足本職👸🏼、忘我工作,始終用責任和擔當踐行著一名高校輔導員的使命,以勤勞樸實的作風和卓有成效的業績贏得了同事和同學們的高度認可。他統籌擁有九千多名全日製在校學生的超大學院學生工作,帶領團隊在工作實踐中勾勒“Z世代”學子畫像特點🧑🏻🌾,構建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為青年學子成長成才註入強勁動力🏉♚。
他著力建設具有學院學科特色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把學院的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認知科學🐺、實踐創新➗、生涯引導、全員育人”的平臺,營造了濃厚的探求真理的求實氛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2021年🙋♂️☕️,學院學生參加各級賽事共計1298人次,獲國際級獎項33項🍒、國家級獎項610項、省市級獎項223項。學生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總決賽中獲得4項金獎,在連續4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5次特等獎📫,屢創優異成績🖼。
此外,巢睿祺從提升畢業生對國家戰略需求的貢獻度出發深入開展就業引導工作,越來越多的學子響應“青春與祖國同行”號召🪘💁🏽,畢業後投身國家關鍵行業重點領域工作。他尤其重視互聯網對青年價值觀的塑造與影響,積極通過新媒體融入學生,在互聯網上繼續成為青年的良師益友。在他的引導和感召下☸️,學生中湧現出全國優秀青年誌願者🧔🏻♀️,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上海市學聯主席🧲、人大代表等🚴🏿♀️。
引領學子奔赴城鄉大地 匠心耕耘服務國家戰略
方勤
同濟大學
在13年學院輔導員工作中🏵,方勤始終旗幟鮮明地將思想引領放在工作首位↕️,面向黨和國家的育人目標,積極回應時代要求與社會需要👩🏻🦼。
“鄉村是播種信仰的沃土🍜,也是最貼近中國國情的地方”,方勤堅守這樣的信念和初衷↖️,倡導成立同濟大學鄉村振興研習社,邀請“布袋教授”楊貴慶擔任首席導師,組織師生團隊超1000人次奔赴全國百余個鄉村開展社會實踐🎯。她組建鄉村振興青年講堂💎,錄製鄉村主題講座,擴大鄉村振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傳播,線上收看人數突破30余萬人次🔴。2018年以來,學生團隊獲“挑戰杯”“互聯網+”“知行杯”等國家級、省部級榮譽20余項。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際,方勤主動謀劃,招募鄉村振興博士團,積極對接各方資源共同搭建“鄉村共創”計劃🙌🏿,在全國建設了20多個鄉村共創實踐基地👩🏿🚀,號召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鄉村振興的隊伍。同時,方勤也註重發掘生活場域的育人資源💔,打造了集勞動教育和專業教育於一體的校內實踐平臺——同濟夢想花園。把同學們親手種出的植物融入主題教育活動,春天用郁金香致敬勞動者、夏天用向日葵祝福畢業生🐬👨🏼🚀、秋天用幸運草歡迎新同學、冬天種下生菜感受生生不息的力量。她還指導學生參與社區誌願服務➡️,打造社區實踐平臺,與四平路街道、嘉興路街道聯合共建🚴🏿,開展“美育進社區”“社區微更新”等活動🙏🏽,用專業點亮社區空間🤙🏼,為生活圈賦能📲,引導學生把學習奮鬥的具體目標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在知與行的融合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串起育人價值引導鏈 厚植經邦濟世家國情懷
張艷虹
華東師範大學
從學生兼職輔導員到院系黨委副書記、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副教授🤦🏽,這是張艷虹連續從事學生工作的第二十年🦻🏽。面對4700余名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張艷虹通過學科育人🧑🏿🍼、實踐育人🛞、就業育人,串聯起學生從入學、培養到發展的價值引導鏈,厚植青年學子經邦濟世的家國情懷。
她把思想引領融入學科傳承🙎🏽♀️,組建師生團隊共同編繪學科紅色育人圖譜。其歷年工作成果構建起“一個宣講團🔑、一座陳列室🫎、一部學術集和一場數字展”的“四個一”育人載體,並轉化為“四個一”沉浸式思政課堂,成為學生入學教育必修課。她還作為輔導員代表參與錄製偉大工程示範黨課,並指導學生錄製教育部高校示範微黨課。此外,她指導的“紅色金融宣講團”入選上海大學生理論宣講聯盟,足跡遍及11個省份𓀗,直接受眾萬余人。
通過社會實踐強化學生家國擔當,張艷虹借鑒案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觀察者轉變為參與者。她和學生們同調研、共探討,在田野調查後以案例復盤復雜問題場域。學生在實踐中融匯所學、所研、所行,體悟國情、民情🫴🏻、社情🫴🏼,感悟中國之治。近四年來♾,一批批師生接續參與🖲,衍生出教育脫貧、鄉村振興等多個項目🌶,孵化出國家級獎項14項🪯。多個社會實踐項目屢獲各類獎項🌋,近年獲得國家級科創賽事獎項313項。其中,張艷虹指導項目曾獲“互聯網+”“挑戰杯”國賽銀獎等。她培養的學生在躬身實踐中強化家國擔當,入選上海高校百名學生黨員標兵、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等榮譽🧘🏻♂️。
善用“紡織+”社會大課堂 引導學生在科創中貢獻力量
劉雯瑋
東華大學
劉雯瑋堅守學生工作20年,始終以傳承“衣被天下”的使命為己任👨🏻🦽,將思政元素融入學科教育,做好育人隊伍的領航人和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劉雯瑋堅持以大思政理念創新育人方法↪️,建設育人隊伍🏃🏻♀️➡️。通過學生理論宣講團👩👧👧、“移動式”線上思政課堂、紡織服飾特色文化社會實踐等形式,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感悟真理力量,在“社會大熔爐”裏錘煉過硬本領。她建立“四步法”輔導員培養模式,成立“領雁計劃”輔導員工作室,持續深耕網絡育人、實踐育人和特色文化育人🔟。在她團隊的輔導員裏🛂,湧現了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等。
她善用“紡織+”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在科創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劉雯瑋著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牽頭開設了“錦繡絲路”社會實踐課程。她引導學生把愛國情紮根在邊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孵化出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等學生榜樣🏃🏻♀️➡️,發出講好紡織故事的時代強音。“錦繡絲路”社會實踐課程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入選教材《紡織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
她講好“時尚東華”設計故事,激勵學生在設計之都建設中貢獻青春力量。劉雯瑋帶領黨員師生從中山裝🙋♀️、航天員服裝再到“花仙子”旗袍🧱,講述傳統文化與時代審美、民族特色與國際潮流的設計表達🧚。在2022年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她指導的學生通過文化表達、設計賦能,助力中華優秀服飾文化創新發展。
用活用好育人資源 用心用情陪伴學生成長
崔晚詞
意昂2平台
“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用心、用情陪伴學生成長成才”,是崔晚詞的育人理念。作為學校輔導員宣講團講師𓀓👇,她通過“周周班會🧑🏿🎤、月月黨課👨👧👧、學期導航、學年生涯”的課程宣講鏈🗽,實現了所帶學生的宣講全覆蓋。此外,她每學期依托紅色教育基地、紅歌會、紅色電影👴🏿,引領學生讀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她培養的學生中曾有人入選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
崔晚詞精心打造“每月心情日誌”計劃,確保與所有學生至少每月見一次面、談一次心。她及時了解學生當下的心理狀態,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幹預🍢、及時引導,鼓勵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面向學業困難學生👨👧,她開設“深夜課堂”和朋輩課堂等形式的學業門診🧑🏿⚕️,已累計600多期;面向求職困難📀、生涯疑惑等學生群體,她幫助學生修改簡歷年均100余份。
崔晚詞還成立了“理享家”工作室,通過文字和繪畫傳遞愛的暖心活動🦛,讓學生從被愛中學會如何愛自己和他人🔵😤。此外,工作室還開展了宿舍改造直播活動,現場演示收納知識和勞動技能🧑🏻🦲,為學生宿舍生活營造良好氛圍。她指導的學生心理劇《誰》《要不要告訴你》等在全校公開演出,引導大學生走出心理困境,並贏得了上海市高校心理情景劇大賽二等獎🚃、全國高校心理情景劇大賽優秀作品獎和優秀編劇獎。她還榮獲全國高校心理情景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退伍不褪色 踐行新時代民族團結
艾合拜爾·圖迪
華東政法大學
來自阿克蘇的艾合拜爾·圖迪🤽🏼👯♀️,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2012年考入華東政法大學後🔚,他毅然參軍入伍🧑🎄,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畢業後留校工作,退伍不褪色🐀,依托“石榴紅”工作室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切實提高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確保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
他堅持政治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定期組織民族學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開展民族師生座談交流、烈士陵園緬懷英烈等活動🧛🏻,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
他堅持育人先育心,關心關愛學生。定期與少數民族學生開展談心談話,引導學生樹立“人只有心正💼、萬事皆可成”“懂感恩,擔使命”的理念🚊。落實家校協同🏔,近三年多次去新疆家訪,長期與民族學生家長保持聯系,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表現。
他建設“石榴紅”工作室,打造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平臺。定期舉辦座談、團體心理輔導、學業輔導、午間沙龍等活動,累計參與學生近千余人次👩🏿✈️🧑🏽⚕️。選樹典型、大力培育少數民族學生骨幹發揮榜樣和引領作用。近五年,12名少數民族學生被評為“華東政法大學年度人物”,並向部隊輸送38名少數民族學生士兵。
“用心用情盡責”是艾合拜爾·圖迪不變的追求,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輔導員對初心的堅守👂🏽。他將繼續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凝聚00後青年學子 用新媒體激活思政課堂
薛賽男
上海大學
從事學生思政工作七年來🤽🏽♀️,每年面對初入校園的大一新生,薛賽男主動落實輔導員主責主業,堅持立德樹人,註重理論宣講🧜♂️,致力成為“講好黨史的播種機🧘🏽♀️,鑄魂育人的發動機”,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為一名思政教師,薛賽男七年如一日堅守講臺,形成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內容載體的特色課程體系。她曾參與創作《長征的故事》紀錄片,搶救性記錄革命前輩故事。她以親身經歷為引,製作精品課《長征途中的“擔架英雄”⛹🏻♀️,那一代人的“快樂星球”》,依托新媒體新技術以及豐富的紅色資源🤾🏿♀️,激活思政課堂,並榮獲上海高校輔導員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班會比賽二等獎🎷、上海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
針對新生學院學生體量大的特點🫅,薛賽男以班團學生骨幹為主體組建理論政策宣講團,打造品牌“微團課”,面向全院學生宣講。她集結“知行杯”“挑戰杯”等獲獎學生團隊,以及老紅軍後代、高校教授,開展紅色實踐和創新創業宣講◽️🐸,每年覆蓋上千人次,促進學生知行合一。
多年來,薛賽男紮根學生生活園區,助力“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打造功能型園區,並開展多個主題理論宣講🐜。她連續三年在園區舉辦文化之旅品牌項目🧑🏿💻,將理論宣講融入文化活動⛱。根據00後學生特點🚂,她主動開展線上主題團課和網絡素養系列課程,將理論宣講融於網絡活動、新媒體建設。
聚焦網絡思政教育 為未來卓越教師培根鑄魂
黃雨艷
上海師範大學
十年前,黃雨艷運用網絡平臺助力西部教育扶貧,曾獲評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十年後💅,她成長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聚焦網絡思政教育,為未來卓越教師的成長成才培根鑄魂🧘🏿♂️。
她聚焦政治引領,精耕網絡思政產品內容。打造雲端課程,講好百年黨史故事。錄製百年黨史實景課程,傳承紅色基因。編譯電子讀本,講好傳統文化故事。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集視🔱、聽、讀功能為一體近2萬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故事》中英💂🏼♀️、中日雙語電子讀本並衍生開發中國系列雙語課程。設計創意推文🐓,講好“創新理論”故事👎🏿,引導“Z世代”大學生用“外語+”新媒體的形式為黨的創新理論提供青年闡釋☂️。
她聚焦中心工作,堅持知行合一,構建網絡思政實踐平臺🔏。每年寒暑假開辦愛心“雲學校”,將網絡思政產品轉化為生動的線上課程。做好理論社團“雲宣講”🫦👨🏽🏫,走進中小學、街道社區,開展網絡巡回宣講,著力培養師範生育德能力,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基層教育實踐。開展涉外領域“雲服務”🙍🏿♀️,組織“Trans on語言大白”公益項目🌮,幫助外籍人士完成國籍公證等25個涉外民事材料的翻譯🧑🤝🧑✈️,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她曾榮獲教育部第六屆全國高校網絡教育作品推選優秀工作案例、2022年“上海高校團幹部示範典型”稱號🍄🟫、2021年上海高校輔導員主題班會展示活動二等獎、“上海共青團調研獎”一等獎、“上海學校共青團工作研究課題”一等獎等榮譽。
創新思政教育平臺 引領學生與時代共成長
盧摯飛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盧摯飛從事輔導員和學生黨支部書記工作13年來🧑🏽🌾,堅持價值引領🙋🏿♀️,創新打造“1+5”思政教育平臺。他所負責的“黨員紅旗崗”“黨員自課堂”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級和市級獎項👎🏿,引領學生與時代共成長。
他不斷強化黨性修養堅守初心。盧摯飛所帶的1028名大學生中,發展200余名中共黨員。他所帶支部的學生黨員先後有80余人榮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100余人榮獲校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如今,很多黨員畢業生在銀行🐟、證券🚪、基金等行業已擔起重任👨🏽💼,有的已成長為銀行支行行長💁🏽♀️🧑🏿✈️、副行長,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企業高管等🧑🏼🦰。他所在的黨支部也被評為校“優秀基層黨組織”。
他以不斷精進的專業技能鑄就匠心🧑🏻🏫,護航學生成才之路⏫。在學生就業工作中,盧摯飛運用找準“三意”🙅🏼、提升“四能”、助推“五凝聚”就業工作法,在2021年實現了所帶班級百分百就業的佳績。
他以不斷深化的職業熱愛鍛造赤誠真心,先後考取上海市學校心理咨詢師(中級)☝🏽🕊、上海市職業咨詢師(中級)和國際職業導師(中級)證書,向著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輔導員目標不斷靠近🧑🏼🎄,近年來已為3000余人次的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職業咨詢服務🚴🏿🧑🧒🧒。
盧摯飛默默奉獻、無怨無悔🏂🏻,13年來持之以恒🥅、主動作為🉐、甘於奉獻🚇,用言傳身教彰顯黨員本色♻,用專業能力助力學生成才。先後榮獲上海市十佳易班,校級優秀輔導員🏋🏽♂️、優秀共產黨員、“我心中的好老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40余項榮譽。
來源:文匯報
原文鏈接:https://info.whb.cn/mobile/2023-05-05/17933/detail-78081.html?timeTemp=16832562296354898×tamp=16832796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