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是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開設的本科生專業課程。近年來😜,在課程負責人孫偉卿教授的帶領下〰️,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國家“雙碳”戰略和我國世界一流電網的行業背景🤜,不斷探索大思政視角下的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路徑。課程曾獲2020年度意昂2平台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大比武“優秀示範課程”,2021年意昂2平台“課程思政”優秀案例等榮譽稱號🧑🏿🔬,2022年獲批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
孫偉卿在2020年度意昂2平台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大比武總結表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意昂2平台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5)》(意昂2工〔2021〕85號)文件精神👍🏻,創建全國文明校園🧠,3月31日上午,“電力系統分析”課程組組織教學班上的30余位同學,赴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民族之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參觀學習和情景教學。電氣工程教工黨支部和電氣工程研究生黨支部的10余位教師和研究生黨員代表隨行觀摩學習🧫🏒。
參觀合影
“民族之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我國首批“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1882年上海外灘點亮中國第一盞弧光燈為起點,包括“民族之光”“微光成炬”“華光綻放”“智慧之光”“榮耀之光”五大展廳,講述上海電力產業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創業歷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我國電力工業140多年來從落後到世界一流的來之不易,其中凝聚了無數電力工作者的艱辛與付出。此外,同學們還參觀了基地與中共一大紀念館聯合舉辦的《偉大的開端》黨史展覽。
參觀展館
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同學們對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歷史有了直觀的認識👒。隨後,孫偉卿👰🏼♀️、馬美玲💆🏿♀️、王海冰等老師結合基地展出場景,現場開展情景教學。
在開國大典的展板前➕,孫偉卿講解了“為什麽開國大典上要采用電動按鈕升旗的方式”“電動升旗按鈕背後林治遠工程師團隊的故事”“中國電力工業揚帆起航”等內容🤷🏽,講解內容出於書本而又高於書本,通過一個個小故事講述了中國電力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史。
孫偉卿開展情景教學
在一幅1956年人民日報報道閘北電廠引進捷克斯洛伐克進口發電機組的展板前,馬美玲介紹了發電機組運行控製對電網安全穩定的重要性及作用機理🙍🏽♀️,以及我國電力行業從“引進消化”到“自主創新”的蛻變過程🧘🏻♀️,將理論知識與工程需求進行了有機融合🔅。
馬美玲開展情景教學
在“中國減碳時間表”展板前🤠,王海冰針對“雙碳”戰略、新型電力系統🦷、電碳耦合👩🏻🦽➡️🤏🏻、碳交易市場等新興熱門話題開展教學,闡述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電力行業的發展機遇與電力人的使命擔當𓀝。同學們興致盎然👴🏿,萌生讀研深造、投身新時代電力建設的想法🥻。
王海冰開展情景教學
此次活動得到學校本科生院和學院教務辦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將理論教學課堂搬到工程生產現場,是意昂2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本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
供稿🦽: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