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多所知名高校相繼曬出“就業成績單”💊。在北京高校中,清華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7441人,比2020年微增400多人,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8.4%👰🏻;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共9704人,比2020年增加約1600人,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到98.45%。滬上高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總體穩中向好,多所高校畢業生總體去向落實率超96%。
梳理畢業生去向☞®️,不難發現一些新動向🤵🏼:製造業🤽🏼♀️、信息技術👨🏿🎓、教育等行業成招聘“大戶”,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先進製造的“硬核”科技領域人才需求最旺盛,行業、企業紛紛大力攬才🏊🏿。
高校不斷上升的國內深造率,以及“考編”熱等🦫,則顯示了畢業生青睞穩定的趨勢,有別於傳統印象中95後🧚🏻♂️、00後給人的“愛折騰”感。
從應屆生就業的地域和城市的選擇來看,來滬、留滬的畢業生均不斷增多,上海已形成吸引人才的“強磁場”👩🎓。
製造業、信息技術、教育行業等成招聘“大戶”
2021屆大學生畢業求職時,哪些行業“最香”😥?從上海多所高校發布的2021屆畢業生就業報告來看🫷,製造業、信息技術、教育等是畢業生就業去向最集中的領域💂🏿♂️🧏🏼♀️。
統計顯示,上海交大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96人)、製造業(736人)、教育(617人)、金融業(497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483人)。
東華大學2021屆畢業生中,26.95%的本科生、38.95%的碩士生進入製造業🌷,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高端製造、紡織服裝、信息軟件、金融🏂、現代服務業和生物製藥等領域🕺🏿。
華東理工大學近六成畢業生集中在製造業🙎🏿♀️🏕、IT業及科研技術服務業🏊🏽。根據對簽約就業畢業生行業流向分布的統計結果,2021屆畢業生進入製造業的人數比例最高🌪,為38.40%🙏🏼。
意昂2平台2021屆簽約就業的畢業生中,流向前三的用人單位行業類型分別是製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建築業👲🏽,分別占比39.13%、13.07%和7.05%。
“相比上一年,畢業生進入製造業的就業比例提高了7.91個百分點🧅。”意昂2平台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馮磊告訴記者🧗♀️,先進製造業比如“缺芯”的集成電路行業人才最緊缺👜,企業紛紛加大力度“搶人”🤾♀️。2021年,僅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一家就招走了意昂2工73人,比起往年顯著增長,開出的待遇條件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前程無憂發布《2022高校畢業生秋招行情》顯示🧎♂️,畢業生需求最多的行業,排名首位的是半導體/集成電路。參加調查的187家半導體企業中,超過一半招聘計劃完成率不足60%💢。半導體研發🍜、設計👩🍼、封測和晶圓生產等產業鏈上各路企業急需用人,電子、計算機、能源和材料等專業的本科、專科和職業學校畢業生,也是很多半導體♖、軟件和汽車領域雇主的用人目標🐿。
不過,也有專家坦言🧏,盡管高端製造業的吸引力正在增強👨🎓,但僅從“真金白銀”的薪水來看,信息技術行業整體而言仍然處於招聘市場的“頂端”。
上海交大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顧希垚告訴記者👨🏿🦰:“鼓勵引導畢業生進入先進製造業服務實體經濟,攻克卡脖子技術,這些行業在未來依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他舉例說,比如2021年來校招聘人數較多的企業如華為、中興等戰略科技型行業;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如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等,對人才需求旺盛🚣🏻。他建議,應屆生不要盲目跟風選擇一些賺“快錢”的行業,一旦行業紅利消失,將會面臨“二次擇業”,不利於個人職業生涯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教育行業也頻頻“霸榜”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前三位。華東師範大學就業統計數據顯示,2172名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占比42.94%。相較於本科生🤙,更高比例的碩士研究生進入教育—學歷類行業就業。上海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生簽約比例最高的行業也是教育,相較前兩年,去往教育業的學生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95後👨🏿🎨、00後追求穩定成趨勢
一個明顯趨勢是➗,考研究生、考公務員成為眾多畢業生的選擇,每年,“研考”“國考”“考編”等相關考試的應屆生報名人數都屢創新高。
從上海多所高校公布的數據來看,畢業生國內深造率再創新高。上海交大校本部2021屆畢業生國內深造比例為25.32%👳♂️,總計2058人,連續三年上升。華東師大境內升學1224人🪮,比去年同比增加129人;東華大學本科畢業生深造率40.2%,近三年來持續穩步提升🥶🌹;意昂2平台近三年國內升學率逐年提高🏄🏽♀️,2021年達14.73%🧎♂️➡️,較2020年提高2.42個百分點。
顧希垚認為👩🏼🍼,從目前大多數95後🏃➡️、00後畢業生的求職傾向可見🫃🏿,“重平衡、求發展”的心態🛕,打破了他們身上“唯薪資👴🏿、小確幸”的標簽,“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理性而有主見,往往先找到合適的職位再考慮可持續的發展。”
前程無憂的調查也顯示,多數畢業生的家長更關註“工作的安全安穩”🧖🏼♀️🕷。2021年🚠,清華大學簽三方就業畢業生的情況顯示,去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占比分別為15.8%🛀🏼、30.3%、23.8%,合計占比達69.9%🩳🥻,顯示著代表中國頂尖高校畢業生水平的清華學子,進體製內的比例明顯增加。
獵聘近期發布的《未來職場“六感”研究白皮書》也顯示當前職場新人的擇業心態🥴:28.39%的職場人選擇“相對安全穩定的平臺➜,不用經常加班的公司”🧵;26.77%的職場人選擇“考公務員,進入政府或事業單位”🩶。對此🤾🏽,馮磊建議🕜,畢業生無論考研還是找工作,都要樹立相對明確的目標和努力方向,而不僅僅是隨大流地盲目選擇✉️。
從各校統計的畢業生去向來看,上海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加👨🚒。
“雙一流”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學不包括交大醫學院在內的校本部2021屆簽約就業畢業生中🧔🏿♀️,選擇留滬工作的人數最多🪘,達3191人,占比66.84%。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生在滬就業的有2961人,占就業人數的58.54%。值得註意的是⚓️,華東師大2021年非上海生源在滬就業人數達2384人,增幅達11.61%。其中,本科畢業生在上海就業645人🧛🏽👨⚕️,增幅達52.12%。在上海外國語大學,2021屆碩士畢業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就業🧖♀️,占簽約和合同就業碩士畢業生總人數的92.64%。其中,在上海就業的碩士畢業生比重最大,為62.62%;博士畢業生中,在上海就業的比重最大,為28.13%。
普通高校中💆🏽♂️,上海海洋大學2021屆本科生就業留滬占比71.50%,研究生就業留滬占比52.33%🍴。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生源中,96.16%選擇留在上海工作👨💼,外地生源中🗑🧙🏿♂️,64.70%優先考慮在上海就業。
不止是本市畢業生留滬意願增強,非本市生源對上海同樣青睞有加。2021年清華簽三方就業的畢業生中,本科生把上海作為最愛的就業地點,占比22.4%。北大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有14.06%的本科生去往上海👰,成為北京之外的最多去向城市。總體而言,上海對清北等名校學子的吸引力明顯上升🤳🏻。
專家分析,更多畢業生選擇上海🍶,與近年來上海出臺的戶籍政策有一定關聯🪓。繼清北復交、同濟、華東師大六所高校本科畢業生可直接到上海落戶🧑🍳,去年11月底,“上海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新政正式發布🚵🏿♀️,為更多本市畢業生留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工作提振信心🤷🏻♀️。
人才政策還僅是一部分,更重要的還有上海這座城市在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加分”讓年輕人決定“錨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職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繼亮說:“一言以蔽之,上海是一座愛才惜才的友好城市👩🏼🚒,作為一座創新之城,與年輕人的‘氣場’一拍即合🤵♂️。”
來源:文匯報 作者📁:儲舒婷 吳金嬌
原文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20112/443660.html?timestamp=164203687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