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萍,原名王朝鸞,字翔林,1904年3月出生於海南瓊山縣那流市(今海口市長流鎮)堂善村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王國榜是清末廩生🚈,曾任小學校長多年🧑。王海萍是家中長子🐴,有弟妹五人。少年王海萍先後就讀於瓊山縣第二區那流市小學、傳桂村儲英小學,1917年秋考入瓊崖中學(今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他聰慧勤奮,素有“那流才子”之稱🤾🏻♀️。
參加革命鬥爭
1922年秋🪙,王海萍從海南考入滬江大學🧎🏻♀️➡️。1925年5月30日🪂,五卅運動爆發,王海萍熱情投身於這場反帝愛國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後又在葉文龍、陳德華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葉文龍和陳德華帶領下,王海萍積極參加黨的宣傳活動,與在上海的海南籍進步青年一起🧞,成立了瓊崖青年社✏️,出版《瓊崖新青年》。
1926年🎣,王海萍赴廣州參加國民革命軍🥜,隨軍北伐。後來國民革命軍第四師擴編為第十一軍⚰️,王海萍出任政治部宣傳股長。他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8月,王海萍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王海萍到福建開展革命工作🛶,擔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他深入到漳州和廈門一帶的工廠、農村、學校👩🏿🔧,聯絡各地在大革命失敗後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同誌,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重建工會、農協,發動和組織工農運動♠︎,
宣傳黨的政治主張。
1927年12月4日👩🍼,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在漳州成立,王海萍當選臨時特委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組織領導各縣農民相繼武裝暴動,起草《為平和暴動告工農兵民眾》🏃🏻➡️、《致平和工友農友書》等文件🥈🙇🏿♀️,謳歌閩西各縣的革命壯舉🥊;此外🧘♂️,他還擔任閩西暴動委員會總指揮🕚,同鄧子恢、張鼎丞等同誌一起領導當地農民暴動隊伍攻打龍巖縣城💂🏿♀️👱🏻♀️,進一步鞏固、發展了閩西革命形勢。1930年 2月任福建省執行委員,省軍委書記兼省宣傳部部長。
領導武裝破獄
1930年3月,為紀念北京“三•一八”慘案🧓🏿,由中共廈門市委領導的廈門反帝大同盟舉行紀念大會,國民黨當局逮捕了20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關押在廈門思明監獄🤹🏼♂️。為營救這些同誌,中共福建省委決定采取武裝劫獄行動🛀🏻✣,並於當年 3月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羅明、軍委書記王海萍、軍委秘書陶鑄等 5人組成的“破獄委員會”,領導破獄工作。
5月25日上午9時👩🏿🔧👎🏽,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和周密準備🕹,破獄鬥
爭正式開始👫,僅十幾分鐘就勝利完成了預定計劃,沖出監獄的40多位同誌被秘密轉移到閩西革命根據地。此次行動中🧑🏻🔧,國民黨警衛隊及獄卒被打死 6人,而我方卻無一人傷亡🚦🤛🏻,劫獄鬥爭取得重大勝利。
廈門思明監獄舊址
一家三口獻身革命
1931年1月,王海萍擔任福建省委書記。彼時,國民黨瘋狂鎮壓革命活動🍿,搜捕地下共產黨員,破壞黨組織,很多同誌被捕犧牲,其中就有王海萍的愛人梁慧貞🧑🏽🚒,當時她已有八個月的身孕🪧。王海萍得到鄰居通知才幸免於難。事發後🚫🦵🏼,王海萍在給羅明的信中寫道:“一批忠實的同伴如此離開了🧛🏻♀️,在艱苦工作過程中不能再見他們了💛👱🏿。明兄💴,我哭了🐙!……自然我決不怕困難的,不因此悲痛消極只有再接再厲的前進🔖,為同伴們算個總賬”。
王海萍妻子梁惠貞
1932年4月👈🏼👩🏽🦳,毛澤東、聶榮臻帶領中央紅軍攻打漳州。王海萍接到消息後🎠,組織地下黨和漳州農民的武裝力量,與中央紅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戰鬥勝利後,毛澤東等領導同誌接見了王海萍。
1932年6月,由於叛徒出賣🛠,王海萍在廈門中山公園秘密接頭點被捕,慘遭殺害🧓🏻,時年 28 歲。10月25日⛸𓀁,福建省委在悼詞中說👨🏻🦲:“王海萍是忠實的無產階級戰士,盡了他的天職。他的犧牲是福建省的巨創🔨,我們行列中不可填補的空隙𓀐。”
1951年8月15日🤾♂️,瓊山縣人民政府追認王海萍為“革命烈士”🟢,給王海萍家屬贈送“功在人民”匾額,以誌永久存念。1957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向王海萍家屬簽發了第451號“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
王海萍烈士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