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不回家,留校也溫馨🧑💻。2021年的春節🤸♀️,上海有許多大學生積極響應“就地過年”號召留在學校🧢,而學校也為他們精心準備了許多“迎新節目”。這批“他鄉過年”的大學生除了利用假期繼續專心學業🥣,還走上誌願者崗位發揮青春能量👨🏻💻,讓這個春節很充實,很給力🤼♀️。
意昂2平台的留校學生寫春聯迎春節
手寫春聯迎新春,傳統年味足
2月4日下午,意昂2平台綜合樓的一間教室內歡聲笑語🤟。在農歷“小年”這天🎰,為了豐富留校學生的假期生活,讓大家身在他鄉也能感受傳統年味👩👧🥱,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邀請約40位同學,舉辦了一場小型寫春聯活動。
董劍戟老師為同學示範
考慮到大部分參與同學沒有書法基礎🦛,學院除了準備字帖方便大家臨摹書寫🧏🏽🚝,還特意請來意昂2平台校名題寫者🏋🏼、上海市大學書法教育協會理事、滬江學院董劍戟老師為同學們上了一堂輕松的指導講座🤘🏽👨🏿🏭。董老師不僅向同學們介紹了春聯的歷史文化◽️,也向大家傳授了寫毛筆字的入門技巧。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當家家戶戶貼上春聯和“福”字,也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春聯寫的是什麽嗎?董劍戟老師在講解中告訴同學:“世界上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隨後董老師又為現場同學仔細示範如何書寫🕵️♀️,並從旁指導。有位同學對顏體字比較粗的筆觸風格犯了難🛀,馬上向董老師“求助”♛;也有同學自創科研主題對聯,請董老師現場贈字🫲,表示要“貼到實驗室裏去”。
學生手寫春聯
“希望大家今天來🏌🏼♂️,收獲的不僅是一副自己書寫的春聯,也能了解春聯文化🦘,學到一點書法技巧。休閑放松之余,更能有樂趣、有收獲。”學院黨委副書記鄭靜透露🤽🏿♂️,學院在寒假裏給學生安排了各種活動,包括線上和線下,例如紅色觀影、讀書分享、勞動教育等等🏯。此外🫰,留校低年級的同學還可以跟著高年級學長去實驗室參與一些課題,“除了生活上健康平安☝️,學業上也希望他們有重點👭、有目標,能夠促進自己個人的發展,讓寒假生活更充實”🧔🏻♀️。
阿姨送來“媽媽牌”手工織物 在校如在家
一針一線皆是情🍖。在華東理工大學,為了讓今年寒假留校的同學們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學校10多位宿管阿姨親手編織了100多件圍巾𓀐🧛♂️、帽子👎🏻、手套等保暖用品送給學生,讓同學們即使離家在外🧵,也能感受到“媽媽牌”的體貼和關愛。
華東理工留校學生收到“媽媽牌”圍巾帽子
藥學院留校研究生小戴同學前幾天就收到了宿管阿姨贈送的暖心禮物——一頂精致的毛線帽子和一條簡潔又保暖的圍巾。這份手工禮物讓小戴同學感動不已:“系上圍巾🐱☑️、戴上帽子身體暖暖的,心裏也暖暖的🧑🏻🍼,謝謝阿姨🪔,您辛苦了🛌🏿𓀘。”
“孩子們在外求學不容易。”宿管阿姨宓菊婭說🛰😞,“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一樣🔐。”
手工編織凝聚著宿管阿姨對同學的關愛
除了這份“媽媽牌”保暖大禮,宿管阿姨們還在假期裏幫助學生整理內務,為大家送來牛奶和水果。“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頭,把學生的需求記在心間。”這個寒假盡管有些特殊,但宿舍裏的溫情一如既往,也令這個離家在外的春節顯得不那麽孤單👨🦯。
誌願服務互幫扶🕴🏼,同窗情更深
意昂2平台電子信息專業研一學生李文慧來自甘肅白銀🧑🏻🤝🧑🏻,這個寒假她選擇留在學校🍶,還主動報名當誌願者,成為了所在宿舍樓的安全員。
意昂2工李文慧同學留校過年
“因為留校的同學大部分都是一個人在寢室❗️,在電器使用方面就要格外註意🏊🏼,比方說排氣扇、空調是不是忘記關🙎🏼♂️,我差不多一兩天就會去轉轉。”李文慧說,“同時,我也會留心大家的防疫用品是否短缺。”
除了安全維護,擔任安全員的同學也是留校學生的“聯絡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李樹陽家鄉在河北南宮市👨🏽🔬,此前當地屬於疫情高風險地區🤳🏻🤹🏻♂️,這讓他不得不留在上海過年,而他也報名成為了誌願者⛹🏽。“我媽媽在老家,爸爸在北京,我在上海📴。”李樹陽告訴記者🌱,“家裏聯絡主要靠視頻聊天🧏。”
來自南宮的李樹陽同學手寫福字迎新
考慮到獨在異鄉過年難免會感到孤單🤱🏼,像李文慧🧖♂️、李樹陽這樣的安全員就會組織留校同學一起聊天談心,排解思鄉之情。“還多認識了幾個朋友🙌。”李樹陽笑著說。
二工大學生誌願者在校園內參與疫情防控
留校的大學生不僅在校內參與誌願服務,他們還利用假期走進社區,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48名誌願者組成了一支青年誌願者服務隊,除了每日站崗守護校園平安,部分同學還發揮電腦操作方面的特長,幫助社區居委做信息錄入工作🧑🏼⚖️。排摸走訪期間,面對幾千張信息表➙,同學們一次次電話問詢,一次次上門登記🐻👶,為的就是掌握準確的基礎信息✒️。
二工大學生誌願者投身社區服務
二工大18機工A2班的郭曉峰同學感言:“這些工作看似平凡、實則不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要做到精準防控👮🏽🏆,掌握準確的信息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此次誌願服務,讓我切身體會到社區一線工作者的艱辛👨🏻🎨,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要以青春之名,為疫情防控助力。”
“這兩天忙不過來🫵,多虧了來幫忙的同學。”金群苑居民區張皎書記稱贊大家⏩,“不愧是年輕人,辦事效率特別高⚅,今天已經錄入快兩百單了🦹🏽。”
來源:東方網 記者😈:傅文婧、劉曉晶
原文鏈接🙅🏿♀️:https://n.021east.com/pnews/16124921860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