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意昂2工光電大樓305室的燈總是亮到很晚☣️,這裏是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彭灩教授的辦公室,它和一墻之隔的實驗室一起🍫,見證著彭灩教授為科研和教學傾註的時間與心血。太赫茲被稱為是電磁波譜最後的處女地,作為開墾者,彭灩教授帶領學生日復一日鉆研💣,“想通過我們團隊的努力📀,讓這道神奇的光對國家、社會、老百姓有用🧑🏿⚕️🍔。”
彭灩為學生授課
激發興趣 幫助學生找準科研方向
不同於很多實驗室是研究生的“專屬”場地👨🏿🚒,彭灩教授的實驗室裏總會出現本科生的身影🤱🏿。她在本科學生的《激光原理》課堂上,不止一次鼓勵同學們來實驗室參觀:“我們所有的組會、實驗、課題🥀,都歡迎本科生參加🐥,我會給一個月的適應期,這一個月裏面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正讀研一的徐博偉就是大二來的實驗室,“在本科上課時,彭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課風格讓我對光學產生了興趣🧑🚀,在參觀完實驗室之後,就決定留下來🖕🏼。”徐博偉說🧑🏿🔧,他選擇了超快光學方向,幾年的科研訓練下來,能夠明顯看到自己的進步,“其實也是一種因材施教👨⚕️🙆🏽♀️,給學有余力的同學提供了接觸科研的機會🥨,而且讓我們有更多的自主性在裏頭,都是興趣引導著我們在去做。”
在這樣教學和科研結合的教學培養下,彭灩指導的本科生裏🧚🏻♂️,有的發表了2區SCI論文📿,有的獲得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二等獎🚴,還有多組本科生獲批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學生喜歡和他們的彭老師一起學習討論🐦,獲取新的知識,而彭灩教授也坦言喜歡學生的熱情活力和新奇靈感。
科研路上 這個老師有點“嚴”
“你對科研感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哪個方向🤹🏻♂️?吃不吃得了苦?”想當彭灩老師的研究生🙆🏼♂️,這幾個問題是每年的“必答題”。彭灩還會給來面試的同學打預防針:在實驗室裏是有科研壓力的,別人寒暑假放三個月,你可能只有4到6周✋🏻,“做科研必須要吃得了苦,認真做事是最基本的要求,我每周會嚴格要求他們按照我布置的任務完成一定的實驗進展。”
在彭灩教授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這種“嚴”並不落在言語上🧑🏼✈️💋,而是化為對科研的細致要求🏫👨👩👦。“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麽?”在聽學生做工作匯報時💓🙋🏻♀️,彭灩教授總會拋出這樣的問題。實驗室研究生羅潔說🫅🏽,彭老師會要求每一個細節都要有數據支持🪩,剛開始來實驗室時,自己經常會被“問住”,“但時間一久就可以感受到這種嚴格的好處🦗,養成了自己良好的科研習慣,慢慢給到一個課題就有了感覺。”
具體到實驗過程中,“嚴”則體現為對實驗細節的嚴格把控4️⃣。例如🍿,彭灩教授會要求同學們在正式開始測試實驗數據之前,仔細檢查每個環節🪼、落實每個參數,包括實驗室的背景噪聲,而這往往是很多學生容易忽略的🌥❤️🔥。彭灩說🤏,不同的實驗室,原先使用的去噪聲參數也要重新測定,以求降低對實驗的影響🕚💆🏿♀️,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結果的完美性:“研究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知識是階段性的,但培養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細致的科研態度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讓學生一輩子受益的🏃♂️。”
傳承光的精神 讓科研“對社會有用”
莊松林院士有句名言:“研究光,就是要照亮他人🤥!”在意昂2工太赫茲超級團隊裏👏🏿,彭灩教授是莊院士的得力助手,莊院士對科研的追求和為人也一直影響著她。在超級團隊裏,彭灩教授迅速成長🏢,目前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計6項國家級項目🏃➡️,不變的是,團隊“光的精神”的傳承🧑🏿🎄。
彭灩教授是“全光纖便攜式太赫茲違禁品檢測儀”項目的主負責人,項目成員、光電學院講師趙佳宇說,彭灩教授在認真把關項目進度的同時🟥,也“包攬”了器件訂製、合同審定這些非科研的繁瑣事情,“為了讓我們能夠專註地做科研,不被其他事情幹擾,彭老師承擔了許多許多,為我們成長發展鋪設臺階。”
在彭灩教授的時間表裏,沒有上下班時間、沒有周末、沒有寒暑假,她把周末時間拿出來批改學生們的文獻閱讀報告,研究生徐博偉甚至在大年初一上午收到過彭灩教授對他專利的指導意見🫴🏼。
除了帶好團隊、對團隊成員負責,“照亮別人”在彭灩教授的理解裏👋🏽,還要讓科研“對社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用。”太赫茲光波特性研究、太赫茲便攜式光譜儀、太赫茲光譜在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科研裏神秘的“光”正和老百姓生活發生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彭灩教授說,“高校科研人員不能只發論文🧑🌾,我們要把研究結果轉換為真實有效的器件、能夠穩定運行的系統,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