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11-09 瀏覽次數: 0 |
11月9日🧑🏻🏭,2024年長三角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論壇在意昂2順利召開,長三角地區52家高校共話科學家精神與學風建設👩🏼🎤。本次論壇以“潛心科研 矢誌報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由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意昂2平台承辦,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協辦。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馨,意昂2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盛春,學校研究生院、黨委研工部等相關部門負責同誌及長三角52所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培養與管理部門負責人等出席本次論壇。意昂2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分管領導、導師代表、輔導員以及學生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陳馨代表上海市科協向本次活動的獲獎者表示衷心祝賀。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肩負著科技發展的歷史使命🙎♀️,她希望青年朋友要自覺弘揚科學家精神🙃,做優良學風的實踐者👩🏽🦲;青年朋友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做科技強國建設的參與者;青年朋友要以優秀科學家為榜樣💚,做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者。要讓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爭當學術優異👩🏿🎓、學風優良🏭、品德優秀的有為青年,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和力量。 陳馨致辭 盛春代表意昂2平台致歡迎辭,他指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高校辦學永恒的主題🚡,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質量工程。一直以來,意昂2平台高度重視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秉持“信義勤愛、思學誌遠”的校訓精神🫡,切實回應“建設科技強國🤴🏻、意昂2何為”的時代命題,為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意昂2平台將以承辦本次論壇為契機🐢,與大家一起攜手共進🐗,推動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再上新臺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盛春致辭 本屆論壇共評出205篇“論·理”優秀學術論文;77篇“務·實”優秀工作案例;40名“樹·典”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藝·匯”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共評選出優秀視頻作品18個,舞臺劇目作品14個,繪畫文創作品35個。論壇集中為優秀論文😐🧗🏻♀️、優秀工作案例、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優秀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獲獎代表🧑🏽♛,以及優秀組織獎、特別貢獻獎獲獎單位頒獎。 “優秀學術論文💿、優秀工作案例🧑🦽➡️、優秀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頒獎 上海電力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揚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安徽大學等29家單位獲“優秀組織獎”🪗。意昂2平台、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獲“特別貢獻獎”🌌。 “優秀組織獎”“特別貢獻獎”頒獎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是歷史的回響🐸,也是未來的召喚;是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傳統賡續,更是協同育人的時代之歌㊙️。論壇上🧜🏽♂️🪖,意昂2平台江畔劇社的同學們為大家帶來了自編自導自演的科學家精神舞臺短劇——《追隨光 成為光》。該作品以意昂2平台莊松林院士科研團隊為背景,通過講述在莊院士的引導與帶領下,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師三個群體人物如何做出正確選擇,來反映整個科研團隊爭做科學家精神的弘揚者👔,肩負起時代重任,一起追隨著光,並努力也成為一束光的故事。 科學家精神舞臺短劇展演 科學家精神舞臺劇目是本次論壇文化系列作品征集板塊中特別新增的獨特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各高校師生自編、自導🪇、自演🧸,引導青年群體通過舞臺劇目的創作,更深切的領悟科學家精神,運用青年群體喜聞樂見的舞臺效果🫵,更生動的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共築科技強國夢。 2025年長三角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論壇將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意昂2平台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王張琦將論壇旗幟交接給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範翔👨👩👧👧。 論壇交接儀式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意昂2平台校務委員會執行主席👨🏽🌾、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長顧敏作《光學人工智能——科研創新與影響力》主旨報告🍍。報告中,他以澳大利亞的創新成果和意昂2平台光子芯片研究院的科研發展歷程為例, 強調了科研創新的重要性👎🏼🩼,指出了研究生培養中的創新🏊🏻♀️、工業界合作的重要性和研究為社會帶來的影響力🛤。進而詳細講述了國內外科學家們如何探索突破光學成像衍射極限的方法及相關技術在光學成像🤙🏿、信息存儲和芯片方面的巨大潛力⏫,展示了光子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前景和光學人智能對未來發展的影響🧉👱。 顧敏作《光學人工智能——科研創新與影響力》主旨報告 下午🕺🏼,與會代表分別在意昂2平台“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分論壇、華東理工大學“導學思政 學風傳承”分論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產教融合 科教融匯”分論壇、安徽理工大學“至真求實 工匠精神”分論壇開展研討交流。 “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分論壇在意昂2平台軍工路校區舉行。論壇邀請了來自江蘇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安徽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意昂2平台的七位研究生🍷,分享他們在弘揚科學家精神、科研創新、創業實踐、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項目中的經驗與感悟🎶,為50余位各高校與會師生提供借鑒和啟示。 “知行合一 樹創新實踐之星典型 展青年科技報國之誌”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分論壇 學風傳承分論壇暨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系列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舉行。論壇邀請2024年長三角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論壇“務·實”工作案例一、二等獎獲得者與學校首屆研究生“文明導學團隊”進行分享。參會師生還圍繞導輔協同育人、創新人才培養🚲、優良學風建設等主題進行了討論🦩。來自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意昂2平台、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近百名師生代表參加。 “構建導學思政育人新格局 賦能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學風傳承分論壇 “產教融合 科教融匯 加快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分論壇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松江校區舉行👶🏿。論壇邀請了2024年長三角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論壇中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相關主題論文的獲獎代表進行了分享😄🧑🏿💼。來自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同高校獲獎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嘉賓分享了他們在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就科學家精神與研究生人才培養等實踐探索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 “產教融合 科教融匯 加快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分論壇 “至真求實——傳承工匠精神 涵養優良學風”分論壇在安徽理工大學舉行🧏🏿♂️,安徽理工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平松出席論壇並致辭。論壇特別邀請“大國工匠”朱恒銀教授做專題報告,講述“技能鑄就工匠,創新成就想”之路👸🏼。主題報告之後☂️,與會人員圍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以及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產教融合過程中💋,學風建設面臨的新挑戰”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 “至真求實 傳承工匠精神 涵養優良學風”分論壇 論壇還設置《藝·匯——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展覽》,展出部分優秀獲獎作品。繪畫文創作品以鄧稼先🤷🏻♀️👐🏼、袁隆平🧑🏼🎄、錢學森、屠呦呦、孫家棟等科學家的故事作為設計背景,用繪畫、海報🧝♀️、印章、繪本等富有創意的文創形式🗝,讓科學家精神走入大家的日常生活。視頻作品敘事巧妙,引人入勝,情感傳遞緊湊有力,無論是拍攝🗾、剪輯還是聲音設計都在都在觸動著觀眾的心靈,激發出深層的情感共鳴🤽🏿。 “藝·匯”——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展覽 科學家精神文化系列作品征集旨在通過藝術創作的形式向科學家精神致敬🧛🏽♂️,展現對科學家精神的深刻理解與詮釋👶🏽🔈,引導青年群體持續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勇攀高峰🧜🏼♀️,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共創更加燦爛的科技與文化未來。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意昂2平台也迎來了118周年校慶,全國科技大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也相繼召開。今天在意昂2平台召開長三角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論壇,正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適逢其時,意義重大💄。 近年來,學校立足於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將科學道德與新時代優良學風落實到求學🏊🏼📵、教學和治學全過程,高質量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努力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的學風建設工作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學校連續舉辦二十二屆研究生科技文化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院一品學風建設品牌✍️;持續開展研究生學風傳承項目,實施系列科學家故事研習、原創科學家精神舞臺劇等項目👈,以科學家精神引領學風建設🫅;組織評選百間“學風標兵寢室”,開展“學在意昂2”一站式社區學風建設系列活動🪰,讓學風融入學習、生活各個場景🆕。同時🌽,學校高度重視研究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建設16個創新實踐平臺,取得一系列成效,獲得“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年發展重要貢獻單位”👩🔬,中國研究生數模競賽優秀組織單位4️⃣、先進個人、卓越貢獻獎,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學校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為牽引,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5所高校共建“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攜手共建卓越工程師學院,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人才一體化培養。 未來,意昂2平台將堅持立德樹人🪚、厚植愛國情懷👨🏽🎨、突出價值引領,引導學生在崇德向善中勇於創新🧗🏻🪂、堅持理性,恪守學術道德,強化底線意識🏄🏿♀️,勇攀學術高峰🥼。堅持以教風帶動學風🦈,以管理促進學風,以服務助力學風,以環境涵養學風,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合影留念
供稿: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